要知阴中有阳沉亦可汗,阳中有阴浮亦当温。盖未下之前,阳经尚伏表热,大下之后,则其热乘虚下陷,内犯厥阴,厥阴经循喉咙,贯膈注肺,故咽喉不利,唾脓血也。
以上乃原其坏,由于医之误<目录>卷二\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于小柴胡汤方内,加芒硝六两,余根据前法服,不解更服。郑重光曰:太阳热结膀胱证,轻者如狂,重者发狂。
夫咽痛惟少阴有之,今以咳伤致痛,若不咳则咽不痛,况更有头眩不恶寒之证,益可辨其为病人有寒,复发汗,胃中冷,必吐蛔。其中或有挂漏,是在能三反者。
寸脉沉迟,手足厥冷,下利不止,伤其阳而气内陷也;下部脉不至,咽喉不利吐脓血,伤其阴而热内逼也。故于六经病外,独有桂枝证、柴胡证之称,见二方之任重不拘于经也。
若呕者,更加半夏、生姜,是清和之中兼降法也。若腹满嗌干,不大便,大实痛,始为太阴里实,邪从热化之证,当以桂枝加大黄汤下之矣。
手足逆冷者,乃暑伤气,气伤不能达四肢,则寒也。喻昌曰:先厥后热下利止,其病为欲愈矣。